建设背景:宏达热电、纺工热电和江山农化热电均位于南通市市区,对市区环境污染严重,另外由于不断上涨的煤价,三家小热电均处于严重亏损,为响应省、市政府“蓝天工程”,大气污染排放总量显著下降的“十二五”目标,由天电替代原市区的三家小热电,向其原有热用户供热。
项目介绍:两台330mw机组其驱动蒸汽(高压缸排汽的部分蒸汽)与吸入蒸汽(中压缸排汽的部分蒸汽)在压力匹配器调节下,供出压力1.05mpa、温度310-330℃、流量170t/h。天电实施集中供热工程概况,共建设三条热网管线。
a—天电至宏达热电热网
b —天电至纺工热电热网
c —天电至江山农化热电热网
运行参数:
天电至宏达热电热网: 2009年1月底,天电至宏达热电运行。在实际运行中,天电供热参数压力为1.05 mpa,温度310℃左右,主要兼顾供电峰谷比和机组效率。在设计负荷下,天电至宏达母管距离约10.6km,末端温度260℃,压力0.75mpa,经计算压降为0.028mpa/km温降4.7℃/km,这种参数均能满足原宏达热电热用户的要求(到原宏达热电热用户应用的是老管网)。
天电至纺工热电热网: 2009年3月底,天电至纺工热电运行。在实际运行中,天电供热参数为压力1.05 mpa,温度310℃左右,主要兼顾供电峰谷比和机组效率。在设计负荷约70%下,天电至南通纺工热电母管距离约14km,末端温度230℃,压力0.80mpa,压降为0.018mpa/km,温降5.5℃/km,这种参数均能满足原纺工热电热用户的要求(到原纺工热电热用户应用的是老管网),天电至原纺工热电热用户最长距离长达19km多。
天电至江山农化热电热网:南通天生港发电有限公司至江山农化热电热网工程2009年12月底建成投用。从南通天生港发电公司至江山农化热电19km,利用已建管线输送至最远用户宝钢油脂单线总长约23km。至宝钢油脂温度175℃,压力0.5mpa,压降为0.024mpa/km,温降5.9℃/km。
达产 进度 |
输送负荷 (t/h) |
管线长度(km) |
起点压力(mpa) |
起点温度(℃) |
终点压力(mpa) |
终点温度(℃) |
压降 (mpa/km) |
温降(℃/km) |
2009.1 |
75(100%) |
10.6 |
1.05 |
310 |
0.75 |
260 |
0.028 |
4.7 |
2009.3 |
50(70%) |
14 |
1.05 |
310 |
0.8 |
230 |
0.018 |
5.5 |
2009.12 |
30(100%) |
23 |
1.05 |
310 |
0.5 |
175 |
0.024 |
5.9 |
南通天生港两台330mw机组替代三热电公司发电供热后,其供汽负荷达到120-160t/h,其煤耗下降13-15g/kw.h,即供电标煤耗从替代供热前的326 g/kw.h下降为311 g/kw.h。
年可节约标煤量为:79776 t
年减少so2排放量: 5600 t/a。
年减少烟灰排放量: 120 t/a。
南通天生港热网的成功运用,再一次验证了长输热网技术在改造城市大气环境,促进电热联产,实现蓝天工程的重要作用,意义深远,本项目获得全国优秀工程勘察设计奖。